低碳72策:大企业需要考虑建立场景衔接创新|城市呼吸
这份低碳72策,来自我们近期对相关学者和实践者的采访和约稿,总结了城市低碳的策略与建议。其中有新鲜的思考,也有反复强调的部分。它涉及能源转型、产业升级、生态建筑、低碳交通、循环经济、绿色金融、科技创新和基于自然等八个方面,在中国发出双碳承诺一周年之际,于“城市呼吸:2021 BMW卓越城市讲堂”上发布。
零碳转型与数字化转型相似,都需要创新的力量。但相应的成本投入,还是非常不同。在低碳的压力之下,如何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,形成更多衔接的场景,是需要大企业和管理部门去更多考虑的。
很多时候,大企业是想找到比较直接的解决方案,找到能提供现成服务的供应商。但反过来,小企业可能要根据大企业的需求,与之共创一套解决方案。这里就会遇到挑战。需求有时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匹配的,但双方都得付出一些时间精力。这个过程就比较困难。如果小企业在做一些更好的、创新的应用,就会遇到更大的挑战。
现在已有很多减碳技术,但应用成本可能较高。面对政策压力,企业就要去行动,可能尝试应用更激进的技术,去进一步减碳。比如,原来锅炉效率90%就够了,现在要找效率达到95%、甚至超过100%的锅炉。于是,相应的创新技术应用,就此有了更大空间。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,企业敢不敢用这些新的技术,相应的风险谁来承担,也会有一系列问题。
针对这种状况,需要为创新提供应用场景。很多技术研发,是在高校或创业企业进行的。在早期为小企业提供一些应用场景,鼓励大企业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去开展创新尝试,这种机制十分重要。我们现在做的,就是提供一个交流空间。大家在平台上交流对话,共同做一些尝试。小企业不必直接以供应商的身份,进入甲方的谈话过程。
之前,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,这种开放式创新的机制,发挥了很大作用。很多大企业有创新部门。大企业跟小企业一起,去创造一些解决方案。是否可能在零碳转型过程中,也引入开放式创新机制?
下一主题:维护梯田田园管理机需要什么步骤 | 上一主题:一般蔬菜大棚旋耕机的使用寿命是多少 |